戴玉强•十年敢想:一个歌者的艺术传承

  导语 特仑苏金牌10周年之际携手搜狐开启"十年敢想",持续一百天为您奉献百位名人的十年敢想故事,因为敢想,我们变得更好,更好的十年,从更好的你开始。

  简介:戴玉强,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客座研究员,扬州大学兼职教授,河北工业大学艺术指导客座教授。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主要演员。2001年戴玉强拜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为师。他的歌声深深打动了世界三大歌王的经纪人鲁道斯,这位著名经纪人公开宣称自己在中国找到了“世界第四大男高音”

  戴玉强觉得,十年前的自己——无论是嗓音、身体,已经达到了歌唱状态的巅峰。那时,他已被称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。

  艺术需要传承,戴玉强在舞台表演的同时,一直在思索如何教学。十年后,他找到了自己的方法——慕课。

  一位大师+一首经典+一次迷你音乐会。由他策划并教学的“戴你唱歌”声乐慕课,试图为声乐学习者打造免费的“没有围墙的音乐大师课堂”,提供“没有门槛的免费音乐茶座”。

  从舞台上到舞台下,从歌唱家到教师,戴玉强身体力行传承中国歌剧。

  走下舞台,用慕课传承艺术

  如果听过《图兰朵》,那你一定知道戴玉强——他饰演卡拉夫在海内外舞台演出百余场,被誉为“卡拉夫王子”。

  十余年的磨练,戴玉强已经成为中国歌剧的旗帜——舞台上,他领衔主演的中外歌剧男一号数量最多,频率最高;唱片里,他录制首唱的歌剧作品数量最多,销量最高。

  而现在他的精力,正渐渐从舞台上拓展到舞台下。

  今年,戴玉强将正式调入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,成为一名老师。他希望能在舞台演出的同时,将艺术传承下去。

  其实早在数年前,戴玉强就一直在进行着“半地下”的教学活动,目前活跃在国家大剧院、电视台或者是艺术团体的男高音,十有七八要叫他一声“师傅”,“这些学生,都是真刀真枪操练过的。”

 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,戴玉强一直对此讳莫如深,“他们在学校上课有自己的老师,把我摆出来,这样不太好。”

  在他看来,公众是否了解他的教学成果并不重要,他在意的是徒弟能否真正学到东西,“还好这帮孩子比较争气。”

  加入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后,戴玉强从地下走到地上,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。

  近几年,戴玉强常常受邀在多所艺术院校讲授大课。但时间所限,并不能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。

  无意间,戴玉强接触到哈佛大学的慕课(MOCC),这是一种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,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,一门慕课动辄可以上万人参与。

  这种形式正是他一直所追求的教学方式。在他的策划下,“戴你唱歌”超级声乐慕课每课20分钟,每周3节课。自从1月1日上线至今已经72节课,播放次数4500余万。

  戴玉强希望,“戴你唱歌”能成为创建网络音乐学院的先行者,让更多人参与网络音乐教育,提高全民族音乐教育水平。

  在他看来,音乐教育不等同于音乐家的教育,而中国目前音乐教育的失败,就在于把音乐教育变成音乐家的教育

  “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一个良好合格优秀的公民,音乐家的教育,是在有才华的年轻人中,选拔真正有天赋的人从事这样的专业。这二者,完全不同。”

  在慕课中,他常常讲,成为一名优秀歌者的基础,是投入角色来演唱。

  在讲解演唱《你是这样的人》的独特处理时,他称,唱到高潮部分“爱有多深”时,已经不去管什么技巧了,只管打开喉咙,用尽了全部的力气,投入了全部的感情,自然能让观众产生最强烈的共鸣。

  “我觉得好听才是最重要的。当然也要有演唱方法和技巧,但这些都是为好听服务的,比如艺术处理还有声音是否自然等,一切都是手段,只有唱到别人的心里去,才称得上是歌唱家。”

  而他希望能通过音乐教育,将自已对歌剧的理解传承下去。

  冲出农村,用信念铸就梦想

  从一个河北农村的孩子,变身名誉世界的歌唱家,戴玉强经历了他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曲折。

  戴玉强全家大嗓门,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,7岁起就跟着家里人做农活,童年唯一的爱好,是听收音机学唱歌。

  因为家里穷,戴玉强选中当时最赚钱的行业——北京煤矿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习建筑,毕业后分到山西古交矿区。但喜欢唱歌的戴玉强依然怀揣着登上舞台的梦想。

  两年后,戴玉强辞去工作,考入山西歌舞剧院学员班,选派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进修。

  因为没有工资,为了生计他不得不饿着肚子打工。白天,在建筑工地推土、筛沙、和泥;晚上,住在工地的工棚里看摊儿。

  22岁那年,他第一次接受正规的声乐训练,回到山西后,满腹抱负的戴玉强一心想登上舞台演歌剧。

  但那时,文艺团体为了生存,即便是“省歌”,也不过是走穴唱流行歌。戴玉强的声音刚入道,怕毁了自己,便把工作辞了,卷起铺盖当了“北漂” 。

  不惜打碎一切从头开始,他坚信自己的大嗓门有出息。

  没钱请老师,他就守着录音机,听遍当时中国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的录音CD,最后学谁像谁。最拿手的是模仿李双江,100多首曲目,学得惟妙惟肖。一本《中国声乐作品》教材,几百首歌曲,他信手拈来,随点随唱。

  为了省钱,戴玉强从不吃早饭,中午买张大饼吃半张,留半张当晚饭,一米八的大个子,经常饿得头晕眼花。

  在北京漂了近三年,1989年底,无师自通的戴玉强考入总政歌剧团,身上只剩下七元钱。

  但那时的戴玉强,对于歌剧的悟性尚处懵懂。为了提高自己,他抱着谱子背歌剧唱段,啃下了一本又一本厚厚的意大利文。大夏天,没空调,他端着一大杯浓茶,光着膀子,摆一盒火柴。唱完一遍抽出一根火柴,直到把火柴盒唱空。

  当1995年中央歌剧院为公演歌剧经典《图兰朵》公开招聘主要演员时,戴玉强以绝对实力入选,成为剧院唯一的“外援”卡拉夫。

  那是《图兰朵》在中国首次公演,戴玉强以极致的发挥完美地展示了自己,富有激情的声音征服了整个舞台,人们从此记住了他的名字。

  在很多业内人士的眼中,戴玉强嗓音天赋极好,甜美柔润、气质典雅,中低声区流畅舒展,高音区刚劲畅达。特别是他对高音的掌控,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的绝顶武功高手,在金字塔的顶端施展武功也能轻松自如。

  回顾十年,戴玉强保持着每年4部歌剧的演出量,他常常说,大家在电视和媒体中看到的他,只是冰山一角,而大部分的戴玉强,活在歌剧舞台上。

  他最喜欢唱的歌是《心的舞台》,因为歌声唱出了他的人生——“当坚持成为唯一的选择,我的命运,就被星光恩泽。”

Copyright © 2015 Sohu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